2015年南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总结
作者: 点击次数:335 发布时间:2017-05-16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南通市2015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总结
南通市农业委员会
2015年,我市尽早策划尽早部署,继续保持南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科学、规范、高效、廉洁实施的良好势头。
一、实施情况
截止12月05日,全市实施中央、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1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四批资金计划,资金规模首次突破亿元。全市新增补贴机具13946台, 拉动农民及组织4656户投入3.19亿元。具体完成情况为:
1、种植施肥机械1915台:水稻插秧机671台、育秧播种成套设备54台、条播机844台、油菜播种机307台、玉米播种机16台、撒肥机23台。
2、收获机械1400台:油菜籽收割机21台、捡拾压捆机74台、农用抓草机92台、乘座式割草机1台、玉米收获机2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322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加切碎装置434台、秸秆粉碎还田机451台、秸秆切碎抛撒装置3台。
3、动力机械:20马力及以上轮式拖拉机1966台。
4、耕整地机械2117台:开沟机181台、田间管理机39台、旋耕机1897台。
5、收获后处理机械245台:粮食烘干机240台、简易保鲜储藏设备5台。
6、田间管理机械1379台:果树修剪机831台、动力喷雾机461台、喷杆式喷雾机87台。
7、畜牧水产养殖机械4905台:增氧机4542台、水产养殖环境监控与管理设备7台、蚕桑养殖温湿控制器356台。
8、排灌设备7台。
9、其它机械12台:激光平地机6台、筑埂机2台、翻抛机1台、田园搬运机3台、。
补贴资金规模不断突破历史新高的同时,趋势变化也很明显:(1) 机具数量持续下降,农田作业动力机械向大型化的趋势变化明显。(2) 更多高产高效低耗环保农机作业机械被农户所使用,如: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替代背负式作业机械;秸秆还田、捡拾压捆机、旋耕撒肥复式播种机等机械推广已深入民心。(3)粮食生产正向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方向发展,粮食烘干机、喷杆式喷雾机等呈稳定增长趋势。(4)受益户数再度下降,补贴资金分配在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示范基地倾斜。
二、保障措施
(一)学习政策开好头。深刻领会、切实弄懂《2015—2017年江苏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办法》的指导意见及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执行补贴政策的能力和水平,是上半年市、县、乡、村各级农机部门补贴工作的主题,力求人人都能“政策领会、责任明确、操作熟练”。海门市举办农机惠农政策培训班。除乡镇(园区)补贴工作负责人外,还邀请四十家农机合作社项目负责人参加。不仅梳理了《省办法》,而且解读了海门县级农机奖补政策及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并再强调再重申农机补贴工作纪律。海门悦来镇将补贴政策培训延伸到行政村,召集35个村农机协管员系统学习购机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村级服务站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宣传效率高等优势。
(二)运用政策铺好路。各级农机部门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引领,努力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并参照往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情况,结合县(市)区农机化发展重点,制定县级补贴资金使用方案,会同地方财政局出台《2015年购补贴工作方案》,对补贴工作的组织领导、操作程序、资金兑付、监督检查、县级补贴的机具及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县级作业奖励和符合当地特色的高效农机具补贴额达1055万元,促使购机补贴政策在我市用足用透。另外,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还高度重视农机购置补贴信息系统使用和管理,用好省和县级购机补贴工作经费为乡镇配齐配强电脑、照相机、高清摄像头、扫描仪、高拍仪和身份证读卡器等硬件设施,确保补贴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三)强化政策练好军。首先建立健全机构。市、县农机部门均成立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农机、财政、纪检监察等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构。其次明确工作责任。市、县、乡层层签订《农机购置补贴责任状》及《承诺书》,明确了岗位职责,严肃了工作纪律,建立“谁办理、谁负责,谁核实、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再次延伸绩效管理。全市购机补贴绩效评价列入年度农机化工作考核,出台《2015年全市农机化重点工作考核意见 》(通农发〔2015〕19号),将“农机购置补贴配套投入及政策实施管理”作为2015年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性目标之一,纳入行业建设考核项目,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监测与评价体系。我市购机补贴绩效重点在县级,实施主体在乡镇,要求县级对乡镇开展绩效管理,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的新局面。目前部分乡镇开始向行政村分解绩效目标,将购机政策宣传、人机合影、村级购机公示三项工作作为对村级农机协管员主要绩效考核内容。
(四)宣传政策搭好桥。我市始终坚持走“阳光补贴”之路。市农机推广中心于4月22号在《南通日报》头版发表《保障农民自主选择权和议价权,简化申领补贴手续——农机购置补贴新政更便民》专题报道。海门在《海门日报》、海门电视台新闻频道“海门新闻”栏目、“农情快递”等栏目,同时对购机补贴的政策及购机户的典型事例进行报道。市县政府网站购机补贴信息公开专栏也在第一时间更新完善。各县乡村农机部门本着张贴到户、宣传到户的原则,通过悬置大型宣传板块、挂跨街横幅、放置集市撑牌、印发海报手册、群发短信、集会庙会巡回展、召开现场会田间宣传等等,做到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报刊有信息、网站有专栏,做到惠民政策上情下达渠道快捷畅通。
(五)创新服务起好步。在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县(市)农机部门多措并举,优化服务。如皋积极探索农机金融服务新途径,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成功搭建融资平台,开发了“银行+农机经销商+农户”的“农机贷”金融产品。用购买的农机作为抵押,由经销企业担保,最高可贷所购农机具价款的70%,有效化解了农民购机筹资难的问题,确保农民买得起、用得好、申报快。海门把农机购置补贴核查的重任委托给金利信事务所,由事务所对海门市范围内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核查。在他们核查的基础上,县农机局集中精力对发现问题的机具进行专项检查。2015年海门市分别对江苏威迪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市销售的补贴机具1GKN-200S、1GKN-250S型旋耕机、连云港正业机械有限公司在我市销售的补贴机具1JMF-200型反转灭茬机、江苏东禾机械有限公司在我市销售的补贴机具4LBZ-150(C704GT/GCT)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存在的违规问题,采取听、看、访等形式,在全面掌握整体情况的同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意见。威迪机具同意由厂家自行对购机户进行补贴,正业机具同意由正业公司加装安全防护罩,东禾机具帮助经销商找到打印在发动机机身上的编号。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严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安全。
(六)执行政策打好仗。“规范、高效”是我市一贯的坚持,然而政策启动的当月,迎来前所未有的考验。2015年新增“机体打印出厂编号和产品型号”标识要求,经乡镇检验南通地区约有80%的机具没能达到《办法》规定的标准,其中还有近1000台增氧机已经下水。整改,面广量大,牵涉南通区域绝大多数经销商和上千农户。轻轻放过,虽然皆大欢喜,却违背了“严格规范实施”的原则,南通县乡农机部门左右为难,裹足不前,6月份资金兑付进度远远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不足首批分配计划的20%,部分县实施进度仍为零。经研究,南通农机部门迅速下达《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管理工作的通知》(通农发[2015] 59号),统一思想,严把入门关,要求对经销商多一份决心,在整改没有到位之前的农机产品坚决不补贴,要求对农户多一份耐心,做好充分的解释说明工作。,经过一个月的群策群力,大部分机具被完善,补贴审核兑付步入正轨。7月初实施进度达到48%,8月份上升到85%以上。同时各区县农机部门努力取得县财政的支持,促进兑付进度,9月开始保持70%左右的补贴资金分配到农户手中。
(七)督查政策护好航。南通市农机部门专题督查调研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落实监管责任,保障行政权力规范运作。针对多地出现的复式一体机呈多种补贴申报方式的混乱现象,立即暂停了全市“一体机”的补贴申请。市农机推广中心迅速组织调查小组,突击对旋耕施肥播种机作深入调研取证,形成书面报告向省农机局请示。省农机局于9月24日发文,暂停存在拆分销售复式机具的补贴申请,暂停有补贴产品与推广鉴定报告参数配置不一致等违规行为的海安苏欣农机公司补贴产品经销资格,有效维护了补贴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8月15~30日,市农机推广中心组成3个检查组,对各县(市)区2015年南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全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展顺利,实施情况总体较好。县(市)区、乡镇农机部门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履行程序符合规定。检查过程中虽未发现严重违规违纪事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及隐患,如部分地区基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台账资料不健全、部分经销商经营行为不规范,个别经销商存在违规现象等。针对以上问题,市农委于9月28日发文通报,请各县(市)区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农机经销企业对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并将整改情况主动向市农委报告。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1、加强对补贴机具企业和经销商的准入、培训及监管的管理。企业和经销商环节的问题较多:①小型机具特别是无动力机具,机身无出厂编号较普遍。②机具配置短缺,如连云港正业旋耕机少配发安全防护装置。③铭牌不固定于机具上。特别是水泵,机具在水里,铭牌在农户手里。④部分厂家不及时分配出厂编号。如连发旋耕机、久保田育苗机械、久保田插秧机、盐城田园管理机、江苏清淮旋耕机、淮安荣宇开沟机等等。虽然我们的乡镇工作人员帮助购机户一起联系企业督促整改,但还是给购机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首先只能等企业整改后才能给购机户办理补贴手续,推迟了补贴领取时间。其次催着企业整改很是闹心,还牵扯了农机部门很大的精力。
2、部分机体编号打印位置不“易见”,核实困难。一是机体打印位置不固定,即便是同一厂家的同类产品,也没有章法可循。二是下过地的机具,沾满泥巴和杂草,遮盖了原本就不明显的标识。建议省局对机体打印位置要有一定要求,至少相对固定。比如,发动机或铭牌下方等等。
3、调整旋耕播种一体机补贴标准。旋耕播种一体机市场价在1万元以上,按照条播机补贴1000元,补贴比例不到10%,与其他机具相比,补贴比例过低。为此一些企业打“政策擦边球”,向旋耕机靠拢,将播种部分做配件,申请旋耕机补贴1900-2400元。例如: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洁澜现代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类似复式机具的核查,农机部门很难把握。建议省局提高旋耕播种一体机补贴标准。
4、购机补贴政策、资格最好由乡镇告之核实。今年改由购机者直接到经销商处购机,然后再去乡镇申请补贴。较之往年的确简便了购机农民的申请手续,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经销商把关不严,造成大量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被退回,反而增加了乡镇农机部门工作量。如海门四甲有购机户借他人身份证购机,虽然最后还是退回了。但几次申请、几次退回,购机户四处找人打招呼不成,在乡镇受理点大吵大闹,对政府形象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二是农民购机前已经习惯于到乡镇咨询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所以建议仍由乡镇审核购机户资格、宣传补贴政策,购机户持乡镇从系统中打印出《政策告知及农户基本信息表》并盖章后,在凭此到经销商处购置补贴机具,经销商根据确认书编号对应录入该购机户所购机具信息。